以市场为导向 多举措推动物流转型升级
更新时间: 2020-12-03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认为,中国物流业运行存在较大下行压力,社会物流成本依然较高,物流运作方式粗放,物流服务附加价值低,区域和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、人才短缺日益严重、技术应用水平薄弱、行业诚信缺失和资源环境负担较重等问题亟待解决,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待落实。
中国物流业亟待转型升级
2013年,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(LPI)全年保持在50%以上。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,同比增长9.5%左右;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可达3.9万亿元,同比增长8%左右,两项指标增速均比上年略有放缓,仍快于同期GDP增速;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保持在18%左右,社会物流成本较高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。中国物流业运行总体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。
何黎明表示,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,物流成本过高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。降低物流成本、提高物流效率、创新物流模式是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,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。
他称,面对新的形势,需以市场为导向,全面打造中国物流“升级版”:首先,以联动融合为突破口,推动产业物流转型升级。制造业、商贸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,物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。通过流程优化、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,发挥协同效应,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,建立产业联动新型战略合作关系,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天地。
其次,以配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,做大做强民生物流。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,消费市场启动,特别是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,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物流业将根据市场需求,打通物流“微循环”,做好“最后一公里”,开拓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物流市场,创新商贸物流服务,满足更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。
第三,以平台整合为突破口,完善物流网络布局。对于现有公路、铁路、港口等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、生活资料等专业物流设施,鼓励平台开放、渠道下沉、互联互通、整合利用。推动信息平台和实体平台融会贯通,线上与线下相结合,鼓励各类平台创新运营模式,提高网络的渗透力和辐射力。
第四,以信息化为突破口,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互联网、移动互联、智慧物流等新的信息技术,给物流业带来重大变革和新的挑战。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,实现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对接。
最后,以落实现有政策为突破口,进一步营造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。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产业,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,加强统筹协调,积极营造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。
专家表示,在新的形势下,中国物流业还面临着法制建设、诚信体系建设、标准规范、环境保护、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,需要加强引导。
● 物流市场发展:
物流业再度"喊累" 称税收增长远超利润
下一篇:世界杯买球app节日无休马不停蹄
-
物流业闻到春的气息
-
物流交通网进入小城镇
-
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
-
以市场为导向 多举措推动物流转型升级
-
世界杯买球app节日无休马不停蹄
-
快递启动春运模式 春节仅三家公司正常收发件
-
郝鹏:完善城乡物流网络 两年内农家店覆盖所有乡镇和85%的行政村
-
中国物流公司抢滩3G网络 打造立体化物流配送
-
快递安全引社会关注 产业发展需共同推动
-
明日起货车“计重收费”严格执行 物流公司表示将减少载货
-
2013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突破3000万件
-
“中国物流运输新形势下的对话”高峰论坛举行 该信息出自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(http://www.21-sun.com) 详细出处参考:http://news.21-sun.com/detail/2013/12/20131228095253